□ 黄旭庭 陈诗莹 刘亮
“给同学起绰号属于欺负同学吗?出租游戏账号风险是啥……”近日,青龙满族自治县公安局民警走进凤凰山乡益海学校上法治课,同学们在课堂上解开了许多困惑。民警专门针对学生关注的法律问题开讲,用互动问答厘清细节。校园普法课,既是青龙公安“护苗成长”的具体行动,也透出秦皇岛公安法治进校园“常态+补位”的精心设计。
秦皇岛市公安机关早已构建起“多警协同、常态覆盖”的法治教育体系。两年前,全市300余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100%覆盖,年均开展法治讲座450余场,参与师生12万多人次。
今年9月以来,秦皇岛市公安机关发挥交警、治安、刑侦多警种力量,推出“安全大礼包”——派出所民警聚焦校园内部安全,指导学校完善预案;刑警走进城区中学,用青少年涉网犯罪案例科普反诈知识;交警则以“情景化实训”为重点,打造覆盖全学段的交通安全教育网络。
在城区,民警走进开发区太和寨中学,为500名师生拆解步行、骑车、乘车的核心规则,带着大型车盲区模拟教具,让学生亲手触摸标识线;在海港区迎宾路小学,交警创新设计交通安全情景剧场,让学生扮演“行人”“司机”,在互动中掌握过马路、乘车的安全要点……
交警支队还在城区28所重点学校周边设立“民警+志愿者”护学岗,疏导送学车辆即停即走,今年开学季以来,城区涉学校交通拥堵率较去年下降28%。
县域层面,青龙公安很早就启动“护苗成长法润校园”行动,土门子镇派出所联合辖区学校排查走读生的接送车辆隐患,肖营子派出所为山区学校定制“便携式法治课堂”,大石岭、龙王庙等派出所通过校园广播、家长微信群推送普法内容,打造“线上+线下”双重屏障;在昌黎第三小学,昌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向师生发放了精心制作的“校园公安联系卡”;在北戴河区第一中学,民警邀请同学扮演校园伤害案件的当事人和警察等角色,通过现场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安全和法律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中……
从市区多警种的“精准施教”,到县域的“全链条守护”,秦皇岛公安正以“城乡协同、按龄施策”的思路,让法治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关键场景,筑牢校园内外安全防线,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