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厅、省民政厅联合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十佳案例评选活动,评选出《党建引领 多元治理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正定县正定镇塔元庄村》等“十佳案例”10个,同时,《法治利民惠民 构建和谐义东——石家庄市长安区胜北街道义东社区》等10个案例被确定为“十佳提名案例”。评选出的20个案例整体质量高,工作方法活,极具代表性、创新性和指导性,是我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整体成效,案例评选活动被12月13日河北新闻联播报道。我市报送的《奏响民主法治“四部曲” 助力现代乡村“振兴路”——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车站村》案例被评为“十佳案例”。
奏响民主法治“四部曲” 助力现代乡村“振兴路”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戴河镇车站村
车站村紧邻北戴河火车站,地理位置优越,是北戴河区的“窗口村”。全村现有村(居)民1421户3572人,村庄占地面积726.53亩,拥有耕地217亩,村集体经济以13200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建材超市及幼儿园连锁合作租赁为主,村集体固定资产达900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5万元。近年来,车站村相继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特色村两项国家级荣誉和文明生态村、新民居示范村、优秀示范村、文明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美丽乡村等多项省级荣誉。
一、以建章立制为核心,实现民主法治建设新局面
一是严格村“两委”班子管理考核。制定完善村“两委”班子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实行责任分工到片,管理到人,既分工又合作的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强化村务监督,达到“能”监督、“善”监督、“敢”监督的目的,真正让村民明白,也让干部清白。
二是党员干部当样板、作表率。针对重点环节、关键部位抓实制度建设,对党员干部尤其是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出台了村干部“八要八不要”“有困难找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八条标准”等一系列规定,村“两委”班子成员立下“公开承诺书”,党员作出“承诺一句话”。
三是民主管理制度健全规范。通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党员代表列席村支部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党员定期评议制度、党员“十要十不”行为准则、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制度等近50项村庄综合服务管理制度,村庄各项事务管理更加规范,村(居)民办事更加方便。
二、以构筑平台为载体,创新民主法治宣传新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车站村相继成立“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普法宣传小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反邪教协会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统筹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职责,推进普法宣传工作有效落实,引导全体村民树立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二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相继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了村史馆、法治长廊、农家书屋、漫画警示墙、LED电子宣传屏和特色小路等法治文化阵地,着力引导广大村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省、市法学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相继在车站村召开。
三是不断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推进宪法进村居、薪火学堂、道德讲堂、远程教育、妇女讲习所、家风文明示范户、法律明白人、学法示范户等创建活动,有效丰富了法治宣传载体,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法治文明新风得到进一步树立和加强。
三、以“厚德尚法”为理念,构建民主法治建设新模式
一是抓法治。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车站村率先实施了村庄“网格化服务管理”,成立了法治培训基地、综治工作中心、“心灵驿站”、法律专家服务站。近年来,在村内主要路段、各个街道拐角及村民生活区安装了摄像探头192个,为治安巡防队员配备了巡逻车辆、服装、袖标,坚持每天在村庄轮流巡逻、排查各种隐患,实现了连续20年无重大刑事案件,近5年一般案件零发案。
二是抓德治。针对旧村改造、站南大街路南扩宽及火车站片区改造的繁重拆迁工作,车站村“两委”班子凭着良好的“人缘”,公平、公正、公心入户走访4000余次做拆迁户工作,协调解决拆迁搬家、临时过渡等困难,对群众的利益诉求不堵不避,不拖不压,促使三期拆迁工作平稳完成。
三是抓自治。制定“三关”调解法,全方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对于一般性纠纷,网格长在第一时间给予办结,如办结不了当天即反馈给网格管理员或民调主任;对于情节较为复杂的纠纷,民调主任报“两委”进行调解,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琐事不出格、事事不出村”。同时采取“5+2”、村干部晚上轮流值班工作模式,重点解决下班后、上班前和双休日节假日村(居)民有事找不到人问题。车站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至今,共化解矛盾纠纷400余件,受理率、调解率、回访率均达到100%,至今为止,村庄没有民转刑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发生。
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打造民主法治建设新亮点
车站村始终坚持依法办事,服务为民,提速发展,实现了老“两委”班子成员连选连任达23年。
一是推动村域经济发展。车站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三个小区共52栋“5+1”居民住宅楼、129户两层连体住宅楼,改善了村(居)民居住环境;建设10000余平方米的商业门店和6000余平方米的家居建材超市,出售或租赁给村民,增加村集体及村民的经济收入;建设老年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建设高标准村级卫生所,方便村民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对村集体的华盟宾馆和东升饭店进行了重新装修;建设3700平方米村民中心,让村(居)民办事更便捷,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已经建成的3970平方米青苹果幼儿园,2021年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车站村及北部片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二是优化美化生态环境。先后建成4个休闲娱乐小广场,硬化道路130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150盏,栽植各种树木5600余株,村庄绿化面积达26800平方米。村内建有垃圾转运站,配备了垃圾转运车,并设综合服务站,配备警卫、卫生保洁人员40余人,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三是探索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借助卫生室现有心电图、血生化分析仪、B超影像仪等医疗设备,每年为村民免费体检1-2次,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便民驿站定期给弱势群体免费提供粮油米面;由村集体全额出资为村民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50岁至80岁老人上意外伤害险,每年春节为全体村民每人发放2000元福利,并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0—7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同时认真落实惠农助农和民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