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质效,更好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月28日,卢龙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继华一行对卢龙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检察院全体班子成员陪同调研。
会上,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韩文发介绍了公益诉讼检察的制度背景、法律规定、办案基本流程和“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向调研组汇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
近年来,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院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紧紧围绕卢龙全面振兴发展大局,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共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121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66件,食品药品安全领域10件,英烈权益保护领域13件,国有财产保护领域1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2件,安全生产领域7件,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4件,公共安全领域13件,等外领域3件。同时,在溯源治理方面下大功夫,向全县各乡镇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1份,督促各乡镇落实好属地职责。办理的涉及窨井盖的类案的工作方法得到上级院的肯定,被《河北法制报》以“小井盖背后倾注检察大情怀”刊发,被河北检察、秦皇岛检察微信公众号推广。特别是2022年以来,办理的“杨某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成功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
座谈会上,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全芹结合本院办理的重点案件,深入阐明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历程,本院在履职过程中,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助推溯源治理、前端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李继华认为,县检察院办理的一系列公益诉讼案件,有特色、有亮点,县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检察机关工作,并就检察机关今后如何做大做强公益诉讼检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部分与会代表对自身如何积极投身到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作了发言。
刘全芹表示,县人大常委会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关心和支持是抓好工作的底气和动力。下一步,卢龙县人民检察院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总抓手,以本次调研为契机,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主线,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集中攻坚,持续加大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力度,为卢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助力县域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