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秦皇岛长安网 >>头条

我省各地政法部门扎实推进学习教育 转作风 强担当
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实效

来源:河北法治报         2025-08-20 08:41

河北法治报讯 (宗合)连日来,我省各地政法部门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牵引,转作风、强担当,通过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政法工作提质增效,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

邢台市委政法委在为民服务上精准发力, 发挥《督办函》《提示函》作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建立涉法涉诉信访隐患台账644件,逐案压实“五包一”责任,专项行动化解重点隐患69件;强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功调解婚恋家庭、邻里土地等纠纷7052件,化解率达98.03%。另外,强化执法监督,专项评查重点案件101件,建立快速处置机制,高效处理线索百余条,建成智能预警防范平台,动态管理风险,创新“每案必评”智慧系统,以科技赋能提升执法司法质效,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带头深入乡镇、村(居)、企业问需问计,党员干警依托法官工作室等,创新“常态化走访+订单式约访”机制,将每周走访社区群众与按需约访相结合,开展人民调解指导、矛盾纠纷调处、普法宣传活动等。该院坚持推进全流程司法释明工作,进一步做实“有问必答”,推行诉事即办机制,实现立案、保全、查档、咨询等事项集约、高效办理。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各地政法部门细化推进举措,抓实整改整治,将学习教育焕发出的热情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扎实行动。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聚焦“服务群众、提升效能”查摆问题,结合检察职能推出系列为民举措。建立“信访快办”机制,对涉及军人军属、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群众信访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办理。以农村贫困人群为重点,大力开展国家司法救助,积极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帮扶有效衔接,先后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7件、救助66人,有效纾解了群众急难愁盼。

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精准对接疏解企业司法需求,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落地见效。学习教育期间,设立首批位于在建疏解项目的“劳动争议诉裁调对接服务站”“劳动争议网格法庭”,为疏解职工提供“一站式”化解服务。开通涉疏解案件“绿色通道”,深入疏解央企开展法治宣讲,发放400余册《企业风险提示手册》,及时高效回应承接疏解中的司法需求。成立河北首家知识产权法庭,打造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为疏解央企提供“快速确权、高效维权”服务,依法审理专利、计算机软件等各类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280余件。

唐山市丰润区委政法委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有效整合资源,打造集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专业法律咨询、便捷法律援助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更便捷、更高效。领导干部带头沉到一线走访调研,广泛倾听民声、收集民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信访事项,集中力量攻坚化解,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南皮县委政法委聚焦风险防范,健全评估机制,风险隐患及时预警,稳妥化解;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形成“四区一基地”的总体布局,创新建立三级“连心”调解服务体系,高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优化法治服务护航发展,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司法,开通“绿色通道”,组织“法治体检”服务企业,精准护航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责任编辑:秦皇岛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