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春兴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排查化解精细化、调解机制多元化、行政调解规范化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
排查化解精细化
下好“先手棋”
秦皇岛市司法局将“高质量调解年”与铁路护路联防等专项行动一体推进,建立“市局领导包县区、县区领导包乡镇、司法所包村居”三级责任制,实行周例会、周通报、周调度。聚焦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医患医疗、道路交通等矛盾易发多发领域,该局组织开展“滚动式+拉网式”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事”。仅北戴河区就提前化解涉旅纠纷11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景区、大事不出街区”。
调解机制多元化
织密“联动网”
秦皇岛市司法局创新打造“1+3+N”大调解体系:“1”即做强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3”即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同向发力;“N”即复议、仲裁、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资源全链条衔接。
在访调对接方面,该局联合信访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访调对接工作的通知》,推动调解员提前介入、随警处置,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在信访部门设立派驻调解工作室38个,全市共参与调处信访矛盾纠纷百余件。
在警调对接方面,该局探索推进“警调对接”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司法所、派出所在人民调解框架内达成“警情中涉及非刑事类的民事纠纷调处适用人民调解”的合作共识,推进实行矛盾纠纷多元联调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在援调诉裁对接方面,该局在市县两级劳动仲裁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值班“随案释法”,帮助劳动者通过非诉途径维权。北戴河区“以调促援”为21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0.3万元。
在品牌调解方面,该局加强示范化创建,以乡镇级调处中心为纽带,由金牌调解员牵头组织品牌调解工作室,打造特色亮点,各县区司法局量身打造“孙莹”“六哥”等54个品牌调解室,为村(居)民众化解矛盾220多起,带动基层人民调解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行政调解规范化
筑牢“制度墙”
秦皇岛市司法局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秦皇岛市行政调解办法(试行)》,并作为全省开展行政调解职责清单制度试点单位,在全市推行行政调解职责清单制度,梳理44项高频行政争议事项,明确19个部门调解职责,实现“清单之外无争议”。该局配套制定《行政调解文书示范文本》《工作流程图》,5月底举办了专题培训班,覆盖26家重点单位50余名业务骨干。该局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通过将调解贯穿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和行政复议全过程,推动争议化解端口前移,降低群众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