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恰逢农民春耕整地之时,偶有发生群众焚烧秸秆的行为,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也会有火灾隐患,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禁烧秸秆·守护蓝天”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以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健康为出发点,聚焦当前春耕备耕时节乡村生态环境安全,针对焚烧秸秆致大气污染问题开展摸排工作,及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提升监督工作实效,为助力和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贡献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做实巡查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
2023年2月,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公益诉讼办案组发现部分乡镇交通干线两侧、山脚、高压输电线路、居民区附近等地存在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焚烧行为不仅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环境质量,且破坏植被,特别是春季气温回升,大风天气频繁,一旦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损坏社会公共利益。为真实反映案件全貌,公益诉讼办案组利用高空视频监控点位,配合无人机开展不间断巡查,并组织走访村干部、群众,倾听他们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主动融入大局 积极贡献检察智慧
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邀请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会,聚焦当前春耕备耕时节乡村生态环境安全,推动检察长巡田工作机制,强化府院联动,共同破解农田司法保护中存在的难题,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贡献检察力量。在治理秸秆露天焚烧方面加强政策宣传及方法引导,并根据大气污染防治需要,通过司法监督促进行政执法,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用好监督方法 督促履职尽责
2023年3月9日,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公益诉讼办案组围绕案件事实、危害后果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述。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听证会上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并公开宣告送达,建议其积极履行大气污染防治监管职责,及时制止和查处露天焚烧秸秆行为,杜绝类似情况发生,同时推广使用农业秸秆环保综合利用方式,把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与调整畜禽养殖结构结合起来,加快肉牛、羊等食草动物产业发展,积极配置秸秆养畜产业带,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参加听证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对该院公开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书予以充分肯定:希望检察机关充分履职的同时,加大对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露天焚烧垃圾危害性的认识,有效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
以禁烧促利用 强化源头治理
在检察建议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秸秆禁烧防治和管理。一是强化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及时印发了《关于加强春耕期间秸秆荒草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各乡镇按照划分的重点管控区域和全面管控区域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巡察力度,并积极推进“企业+村社+农户”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实现秸秆源头减量。二是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巡察督导。进一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宣传,并要求各镇通过村社微信群呼吁群众禁烧秸秆。同时组织包片巡查单位进一步加强巡查频次,特别是对玉米种植区、饲草种植区等重点区域和放牧人群加强管控,对田间地头堆积的秸秆饲草督促及时收储清运,发现火情及时组织扑救。三是推进项目建设,保障资源利用。根据近年来开展的秸秆饲料化、燃料化等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实施,使农田秸秆变废为宝,有效提升了秸秆回收率和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