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秦皇岛市抚宁区的信访形势一度十分严峻。从2019年起,在深入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和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该区结合区情实际,探索建立了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综合调解工作机制,推动由信访部门唱“独角戏”向多部门联动“大合唱”转变,使群众合理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在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抚宁区委、区政府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共建共享,在各乡镇、街道、村居创立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极大提升了全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将大量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为助力乡村振兴、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抚宁区经济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9月13日,记者走进抚宁区骊城街道天马社区时,看到社区各种服务窗口人员齐备,办公环境整洁干净,楼道两侧墙壁上挂着宣传党建服务内容的图片文字。在这里,社区管辖的各小区平面图最引人注目。
“这些图都是我们这些社区干部经过实地踏查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的。”天马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黄美光介绍,天马社区共管辖27个小区,都是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有的小区甚至还是平房。社区共有居民1920户,其中租户多、老人多,居民居住分散,管理难度较大。
为了给居民做好服务,社区健全红色管家服务体系,动员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经理、志愿服务队长、小区党支部支委组建“红色管家”服务站。依托街道五级网格,以小区网格长为“红色管家”主体,打造10分钟服务圈,定期开展纠纷调处、帮扶救助等志愿服务。同时,社区与区城管局、团区委、审计局、旅游文化广电局四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共建共治激活红色引擎。实现社区党建联抓、文化活动联办、环境卫生联搞、困难群体联帮,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征求民意,召开物业协商议事会,共同研究基层治理相关事宜。
前不久,天马社区辖区内某小区网格长反映,该小区一直存在地暖改造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情况。黄美光立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看到一堆建筑垃圾堆放在进出小区的主干道上,极大地影响了小区车辆人员出入。一名居民对黄美光说,前一天晚上她丈夫突发脑血栓,救护车因为这堆建筑垃圾未能及时开到家门前,只能用担架将其抬出小区,差点耽误了抢救时间。黄美光马上协调城管工作人员和车辆对小区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当天下午就将垃圾清理干净。截至目前,天马社区的“红色管家”累计征求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7件,收集意见建议38条。各种可能引起群体事件的矛盾都被解决在了萌芽状态。黄美光说,今年以来,社区的调解室只用过一回。
“孩子赴国外学习填写信息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记者走进抚宁区司法局办公楼,在楼道里就听到该局工作人员制作短视频的声音。“这个短视频是用在‘抚宁普法小讲堂’栏目的。”抚宁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震力介绍说,“抚宁普法小讲堂”栏目是该局与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制作的融媒体视频普法栏目。从2021年5月开始,每周区司法局都会邀请当地律师对近期比较受关注的问题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录制成一两分钟的短视频在网上发布。
记者采访当天正值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该局就制作了专门解读公民该如何保护自己网络信息安全的短视频。两年多来,“抚宁普法小讲堂”已经发布各类普法短视频116期,累计点击量超过300万人次,形成了新媒体普法的抚宁样本。
增加线上普法力度的同时,抚宁区司法局还将人民调解与普法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旅游+普法”“党建+普法”等新模式,以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以机关、企业、学校、农村、景点为阵地,将各类法律法规作为重点普法内容,做到每月不间断普法。发挥调解员、宣传员、网格员作用,坚持送法上门,通过开展“以案说法”“法治建设暨综合调解工作机制宣传文艺汇演”等方式,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普法、学法氛围,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实现了从“有事打官司”“有事就上访”到“有事找调解”的良好转变。
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进入抚宁区坟坨镇杨庄头村,路旁每家每户门口都种着鲜花、绿植。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坐在花坛旁唠家常,小孩子们就在老人身边嬉戏玩乐,真有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感觉。
“我们村里每条街道都有一个党员负责,他不但要做好对街道的管理,更要做好服务,接受村民监督。”杨庄头村党支部书记杨立民对记者说,该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健全有力的村“两委”班子,民主制度规范完备。村里101名党员每人都有联系户,从2018年开始,村里的党员实行了“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圈、亮服务内容、亮考评结果”的“五亮”工作法。该工作法使村里的党员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提高了觉悟,强化了宗旨观念,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村里为了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自筹资金开办了农民法治学校,设置了法治宣传栏和法治图书角。从2021年开始,村里还印制了村刊《乡愁》。这份村刊每月一期,每月每户村民家中都会免费获得一份,刊物中专门设置了法治专栏,宣传法律常识。记者采访当天,刊物的第30期刚刚印出来。
该村最有特色的还是村里设置的红黑榜和道德积分银行,村民只要做了好人好事,都会被记入红榜获得相应的道德积分;做了有损集体利益、有损他人利益和道德水平的事情就会被记入黑榜,减去相应道德积分。红榜黑榜都会在村委会进行公示,每月黑榜都会进行更新,被列入黑榜的人员只要在一个月内进行有效整改,他的名字就会从黑榜中删去。在村委会的公告栏,记者看到了村里的红黑榜,黑榜上的村民大多是没有按规定处理垃圾、污水等破坏环境的事情。“现在这些黑榜上的村民都追着我让我看他们整改的情况,就想早点把自己从黑榜上拿下去。”杨立民笑着说。
每年获得的道德积分达到60分及以上的农户可以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每年这些“十星级文明户”可以用道德积分在村委会兑换牙膏、毛巾等生活日用品,积分年底清零。
除此之外,该村还连续10年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妈妈、好女儿等道德模范评选,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杨庄头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道德模范村。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杨庄头村的矛盾纠纷大幅减少,今年以来,由村委会出面只调解了一起因土地租赁引起的纠纷。2022年,该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记者走访的几个典型,只是抚宁区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涌现出的众多基层社会治理典型中的一小部分。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该区召开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交流会,十几个村居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抚宁区正在以这些典型作为引领,形成品牌效应,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