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秦皇岛长安网 >>平安秦皇岛

【以案释法】“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升级 山海关一女子被骗80余万元

来源:“山海关公安”微信公众号         2023-05-06 13:04

面对真警察的多次电话及上门预警,正在遭遇“公检法”诈骗的陈女士一直无动于衷,等她幡然醒悟之时,假警察已经转走了其银行卡内的全部积蓄。

2023年4月17日,家住山海关区的陈女士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警官”,并直接报出了其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及家庭成员情况等信息,说陈女士名下的一张电话卡涉及一起重大诈骗案件,主犯林某正在被警方通缉。

当陈女士提出质疑不认识上面提及的案件主犯,对方让陈女士加其微信,后通过微信发来了该林某的通缉令。看着盖有公安机关印章的通缉令,陈女士深信不疑。后来在对方的步步引诱下,以配合调查、验证资产为由,陈女士购置了一部新手机,并按照对方发来的链接在原来的手机上下载了数个应用,同时提交登记了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和存单,并将全部积蓄都集中转存到了其中一张银行卡内。在接下来近一周的时间内,为了尽快“洗脱嫌疑”,陈女士按照对方的指示租住了一家宾馆配合调查,并早晚汇报当天的相关行程,接到异常的短信或不熟悉的电话号码也及时向对方反馈。

4月23日上午10时许,南关派出所接到上级机关下发的电信诈骗预警信息,民警第一时间拨通了陈女士的电话。先后拨打了两次,电话都没有接通,民警又赶往陈女士家中欲见面劝阻,但家中却空无一人。民警立即与陈女士的亲属取得联系,并告知其陈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此时,还在宾馆中等待“配合调查”的陈女士直到接到亲属的电话,并查看其个人账户后,才猛然发现卡里的80余万元已经被转走。

“与对方接触的过程中,我全程都没有主动操作过银行卡转账的相关事项,钱是怎么被转走的呢”,陈女士迟迟不相信自己遭遇了诈骗也是出于这个疑虑。对此,民警分析道,诈骗嫌疑人是通过远程操作陈女士下载的数个应用,采取“人脸识别”等操作获取其个人信息从而实现了钱款的转移。

在此,民警提示,接到任何谈及资金的陌生电话,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对方身份,陌生人通过微信或者短信发来的不明链接,更不要随意点击。公检法机关是不会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网上办案的,更不会让您转账汇款。凡是来电自称“公检法”机关,要求去酒店等私密空间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一律是诈骗!

 

关键词:责任编辑:秦皇岛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