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万里长城蕴含着的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贯彻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最高法院关于特色人民法庭建设的具体要求,助力秦皇岛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服务保障山海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山海关区人民法院在市中院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推动组建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这是秦皇岛市两级法院在人民法庭建设中的一次创新,是有序推进人民法庭专业化建设,因地制宜将类型化案件集中至人民法庭进行专业化审判一次有益探索。
2022年5月23日,经河北省高院批复,山海关区人民法院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正式获批成立,将集中管辖秦皇岛全市辖区范围内的涉长城文化资源和长城保护的一审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尤其是涉及山海关古城内的不动产交易、资产置换、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纠纷全部纳入该庭受案范围,将更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筹建过程中,山海关法院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将长城文化保护法庭建设作为推动秦皇岛“六件大事”顺利完成的司法保障,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将长城文化保护法庭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落实。
一是成立专班组织协调。党组书记、院长刘子明任长城文化保护法庭筹建工作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直接部署推进各项工作。筹建初期,刘子明多次向山海关区委、区政府汇报法庭的筹建背景、重要意义,赢得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借鉴学习汲取力量。为明确长城文化保护审判庭司法保护的方向和职能定位,专门与山海关长城学会开展座谈交流,听取专家在长城保护方面的建议构想。为使法庭建设得更具专业特色,特与张家口崇礼法院太子城法庭取得联系,吸收借鉴他们在人民法庭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三是注重细节打造精品。为方便诉讼及提升长城保护法治宣传效果,市中院、山海关法院多次实地踏勘,精准选择办公地址,同时结合实际,确定法庭布置、风格设计方案,旨在将法庭打造成长城域内保护与法治宣传的标志性建筑,充分发挥其司法的独特作用。四是制度先行双向保障。一方面积极筹备长城文化保护法庭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山海关区人民法院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工作规则》,明确法庭职能、审判案件范围、人员数量配备等,收集汇编典型案例、经验做法、收集整理长城保护的图文资料等,研究考察法庭“1审+1助+1书”人员配置,全力确保法庭揭牌后运行顺畅。
接下来,山海关区人民法院将按照省市两级法院部署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逐步完善法庭软硬件配置,推进法庭尽早投入使用,为全市长城文化保护提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