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秦皇岛长安网 >>法治秦皇岛

海港区法院创新“1234”工作机制唱响 新时代文明实践“主旋律”

来源:海港区人民法院         2023-09-14 10:0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部署要求,海港区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切实找准法院在开展“双争”工作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1234”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搭建“一个平台”,涵养价值观念。牢牢把握人民法院政治机关属性,把丰富的司法审判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教育素材,积极为大学生打造拓展专业视野和了解社会民情的良好平台。8月14日-8月18日,组织“法治中国”志愿宣讲团的9名大学生们召开座谈会、参观院史馆,引领大学生们参与执行、旁观庭审、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人民法院、参与信访接待,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在“法院大课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抓实“两支队伍”,提升文明素养。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紧贴社区实际,紧扣群众需求,依托党员“双报到”平台,结合文明祭祀、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组织全院党员干警分批分组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批次,助力居民文明素养、社区居住环境双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强化普法宣传队伍建设。将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省级审判业务专家、法律咨询专家、优秀年轻干部等纳入队伍,不断强化普法宣传队伍专业化、多元化、年轻化建设。2023年8月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7次,被各级媒体广泛报道,社会效果良好。

延伸“三条路径”,助推诚信建设。一是严厉打击。开展打击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违规乘机专项整治活动,对黄某某在限制高消费措施尚未解除的情况下通过“特殊途径”乘坐飞机的行为进行约谈教育,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弘扬了社会诚信文化。二是协调联动。与市信用办加强协作,对符合退出失信主体的企业情况进行沟通对接,健全完善失信被执行人管理机制,积极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是送法上门。采用“滴灌式”宣传方式走进餐饮、超市、摄影等商户开展文明诚信经营法律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彩页、讲解法律知识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守信服务,打造令消费者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累计走访商户6家,发放宣传资料3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5人次,受到一致好评。

聚焦“四类人群”,强化法治意识。一是聚焦乡村农民。8月4日,依托府院联动机制,组织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在驻操营镇邹刘贺村开展破产清算相关法律问题及安全问题宣讲会,进一步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二是聚焦社区群众。8月10日,组织法官走进兴隆里社区,采取“点单式”普法方式向社区的居民群众普及民法典、防范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明法于心、守法于行。三是聚焦公职人员。8月15日,组织开展“零距离”庭审观摩活动,为国家税务总局秦皇岛市海港区税务局干部职工代表上了一堂“沉浸式”的“法治公开课”,切实提高了公职人员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意识。四是聚焦企业职工。8月23日,组织专业性法官赴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劳动争议专题普法讲座,积极引导其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更好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下一步,海港区法院将继续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开展“双争”活动为抓手,将司法审判工作与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岗位比拼、诚信建设等深度融合,实现审执质效与文明创建“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时代新风,为唱响文明“主旋律”贡献法院力量。


关键词:责任编辑:秦皇岛长安网